资料下载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科研处 > 成果集粹 > 正文 >

浅谈教师核心素养的形成

[腾讯官方微博] 发布时间:2024-04-02 点击:

浅谈教师核心素养的形成

        李文鹏

要:作为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要提高核心素养,首先要读书学习,学会围绕本职工作、兴趣爱好进行重点阅读,掌握读书方法。其次要勤于思考,坚持自我,寻找证据,形成体系。最后要善于写作,围绕中心,变换角度,将严密的逻辑和鲜活的文字相结合,让研究和写作成为职业生活的常态。

关键词:核心素养形成;读书;思考;写作

作为一名学校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的核心素养,如何增强教师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领导的迫切愿望对这些问题,我曾经做长期的思考。比如,一个人要成长,就要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素养,做大做强自己。为此,我曾从静态角度提出教师核心素养四个维度,这就是科学的知识、娴熟的技能、高超的能力和不竭的动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开展科研活动,凝聚核心素养,提升工作能力,以便推动教学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这里我主要从动态的角度,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素养问题。这就是多读书,勤思考,善写作。

一、多读书

唐代思想家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注重对学问的研究,具有真才实学。要研究学问首先必须读书学习,不读书学习就没有研究可言。因为凡是困扰人类的问题,都是前人思考过的,读书学习是研究学问的前提。读书的价值就在于“借脑”,用前人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读书汲取知识营养,寻求成长的捷径,避免走弯路,尽快地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专业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造福于学生。因为读书可以积累素材,增加思想的厚度。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读的书比作是脚下的砖块,那么随着阅读数量的增加,就能提高站位我们会站得越来越高。脚下的高度越高,宽度越宽,我们所拥有的自由度自然也就越大。

然而,纵观历史,书有千万卷,人生何其短,我们对书不可能尽读。那么怎么读?从哪里下手?并不是每个教师心里都有底。我想,读书要有个范围,有个中心,有个线索,只有围绕着这个中心和线索而展开读书,这样用起来才能做到条分缕析,收放有度,读书效率才能提高。不加组织的读书很难体现出读书的价值。那么,作为青年教师应该如何选择读书的范围呢我以为以下几个方面十分重要。

一是要围绕本职工作读书。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好,做出质量,做出水平,做出“专业性”,岗位就是中心,就是主线,读书首先得围绕岗位工作来进行。如我过去在做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就围绕着绩效评价工作在读书,先后读过《预算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上级关于绩效评价的通知文件,绩效评价的政策解读,绩效评价的操作实务,绩效评价的理论著作和文章,包括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绩效权重的分配、绩效标准的制定、绩效目标的解释、绩效评价的程序等。还读相关专业的评估评价书籍,如高校教学审核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等,虽然这些知识有自身独特的范围和对象,但对做好绩效评价工作有正迁移作用。反复地读这些书,我便对绩效评价问题就有了个整体的把握。

教师的岗位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所教专业就是主线,也要围绕着这条主线来读书,通过读书尽快地使自己在专业领域内成为行家里手。

二是要围绕潜在工作读书,这是辅线有些知识虽然目前不属于当前的岗位职责范围,但属于自己过去学习和研究的专业,也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对于这些专业知识我们不能丢。如过去我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研究方向“教学认识论”。由此为自己确定的读书范围包括:哲学方面的知识论、认识论;逻辑学方面的概念定义、归纳和推理等;心理学方面的学习的心理机制、学习动力、发生认识论;教育学方面的课程、教材、教法;以及语言学方面的书籍等。

同样,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除了多阅读专业书籍,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了解学生,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对专业知识加以组织和建构,还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等,这都需要教师通过读书才能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

三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读书就是交流与沟通,要想有成效,就得找与自己趣向相同的书来读。读书犹如找对象,要找就找那些自己心仪的对象。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我们往往不能系统地读书,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侧重,有所取舍,从而确定自己的读书趣向。就个人而言,我喜欢读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著作,而不喜欢读空泛地谈论教育的文章;我喜欢读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的文章,而不愿那些牵强附会、孤傲生僻的文章;我喜欢读名人传记著作,然而不愿意读专门的论著;我喜欢读现代、当代作家的作品,而不愿意读远古作家的作品。为什么以这种方式阅读,其中自有这样做的道理,这里不再展开。

四是读书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没有方法的读书会事倍功半作为特定岗位的教师,泛泛读书没有针对性,而且效率低下,难得有什么收获。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读书应带着问题读。所谓带着问题读,就是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读书,这样内心就有一种急欲解决问题的愿望,这种愿望与作者当时的情境很相似,这样更能与作者建立一种共情关系,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读书更能加深对作者的理解。再则,在读书过程中还得讲究技巧,比如要做好读书笔记,好记忆不如烂笔头,随时把书中精彩的内容记下来,并分门别类建立档案。有时就在书上搞批注,不要怕把书弄脏,读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受到启发,产生闪光思想,这些闪光思想稍纵即逝,所以要随时记下来,借以丰富自己。读书要无我我们在读书时不能有先入之见,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读书重在理解作者的思想,要理解作者就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设身处地思考问题,这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二、勤思考

读书与思考紧密相关,如果把读书看作是知识的累积,那么思考便是对知识的加工。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就深刻地阐明了学与思的关系。我有时在想,什么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就是夜深人静了还睡不着觉,辗转反侧起来读书,思考问题,思考清楚了再爬起来,把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并不停地思考下去,不停地写下去,这就是科学研究。

.思考的意义

一是形成判断。一个人对于要解决的问题应有自己的主见,有所感悟,不能人云亦云。王阳明说:“学问最贵在心中有所获得。我心中认为是错误的,即便是孔子的言论,我也不敢说它是正确的,何况那些比不上孔子的人?我在心里认为是正确的,即便是平常人的言论,我也不敢认为是错误的,何况还是孔子呢?”这个我“心中认为”就是主见,就是判断。有了主见有了判断,我们就有了自己的一家之言。

二是寻找证据。没有证据的判断是空洞的口号。大家知道,司法最讲究证据,甚至还要有证据链,没有证据链判断便站不住脚,是不能给人定罪的;同样,搞研究做学问也得讲究证据,没有证据,再好的判断也不能令人信服。现在的一些教育研究方面的文章,许多是口号有余,证据不足,这样不仅有损作者个人的声誉,而且也给这门科学的发展投下了阴影。

三是形成体系。保持思想的连续性与一致性,相对稳定的看法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表现。“碎片化”化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行,在不同场合说不同话也不行,要保持思想的一致性,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思考的范围

思考问题应该有一定的范围,不能漫无目的,胡思乱想。那么在实践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划定自己的思考范围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一是围绕现实工作思考。现实工作是我们的基本工作,是我们的“饭碗”,是思考的主旋律。比如说绩效评价工作,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什么?绩效评价的依据是什么?绩效评价的主体是谁?绩效评价的对象是谁?如何选择绩效评价的指标?如何分配绩效评价的权重?如何制定绩效评价的标准?绩效评价的程序是什么?绩效报告与绩效评价报告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如何运用绩效评价的结果?等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想明白了,就意味着你在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的研究,有了研究才有发言权,工作起来也就更顺畅。

二是围绕辅助工作思考。我们教师辅助工作还在于教育教学领域。如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技能?什么是能力?什么是动力?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培训技能?如何发展能力?如何激发动力?人类认识的特点是什么?成人的认识与学生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如何把学生的认识引导向成人的认识?检验认识成果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组织教学才能更加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回答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其中包括学用结合问题,学生厌学情绪问题,教师过度教学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体现的是教师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思考的方法

思考问题也得讲究一定的方法,方法正确,思考便有所得,思考的效率就会高,否则很难达到思考的目的。

一是以问题为中心。搞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搞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得有问题,没有问题思考便无从谈起。对于教师和研究人员而言,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二是静思不浮躁。要保持“思绪”的连续性,不为外在环境所干扰,思考最的是外部干扰,用心不专,“一曝十寒”是做不好学问的。我们教师要坐得住冷板凳,有道是“十年磨一剑”,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苏格拉底之所以成为大智慧家就因为他善于深思,常常为想清楚一个问题要思考几个小时,他的月夜深思的故事也被后人传为美谈。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之所以比别人深刻,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凡别人思考过的哲学问题,我无不思考十几遍”,所以比别人看得深、看得远。还有大哲学家康德,1770年8月,康德向哥尼斯堡大学提交了入职论文《论感性世界与理智世界的形式与原则》,首次展现了批判哲学的重要面向,这意味着批判哲学的真正开端。这篇论文旨在概述方法的雏形:清楚划分感性认知和知性认知的界线,却远远没有把两种认识的所有问题都想清楚,想明白,在就职论文的结论里,康德承诺他会延伸研究这一问题。十一年后问世的《纯粹理性批判》兑现了这个承诺。这一巨著的问世轰动了世界学术界

三是思考要有我。作为学者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看法,没有独立看法的学者顶多是个平庸的学者,这一点很重要。所谓独立思考,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构建知识大厦,建立自己的命题系列和话语体系。对于面临的问题要深思熟虑,不要动则是某某名人说的,某某权威说的。既然别人都说了,要你来说有何用?

三、善写作

假若你选择了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岗位,那么你就得花力气充实自己的大脑,多使用自己的大脑,人的大脑越使用越灵活,然后把大脑中的知识变成文字材料——文章发表出来。因为文章是思想家的身份证,也是我们教师的身份证。没有文章,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说自己水平有多高,别人也不会相信你。当年,维特根斯坦征求罗素意见,问自己是否适合从事哲学研究,罗素就说得很直白:你是否适合哲学研究我不知道,你得给我一点成文的东西来帮助我判断啊!这成文的东西不就是文章吗?可见,文章对于脑力劳动者是何等重要!接下来的问题是写什么呢?

还是上面谈到的,一是围绕现实岗位职责写:要把岗位工作做好,就必须保持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程序,并见诸于文字,没有文字,思想总是处于飘忽流动之中,难于定型,文字是思想的固化。比如绩效评价工作,就要理清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本质,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的关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绩效报告与绩效评价报告的关系,绩效评价中的汇总问题,绩效评价中的指标筛选与权重分配问题,绩效评价中的时间节点问题,绩效评价中的职责范围问题,绩效评价中的操作程序问题,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问题等,每个方面都有很多东西可写。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必须理清思路,掌握程序,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都写出来了,操作起来便会更加简明高效。

二是围绕潜在岗位职责写:如教学认识论方面:科学知识的本质技能的本质与培养能力的本质与能力的形成学习的本质,学习动力的激发与维持课堂教学的本质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教学指导与评价问题等。把这些问题都清楚了,并清晰地表达出来,那么教师在教学领域自然就有了发言权,就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然而,现在人们对于写作有一种惧怕心理,这其中既有老师,也有学生,甚至还有研究人员。为什么怕?我想不外乎对自己的文字功夫没信心,怕逻辑思维不严谨,对写作的结果不确定,怕写不好。所以要想写作首先当去除恐惧心理,坚持练习,坚持积累,坚持就有收获。在写作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问题为中心。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提出问题应是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困扰我们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普遍性,而不是无关紧要的假问题;分析问题要体现科学性,主要表现为准确、全面、深刻、系统要令人信服;解决问题要有效、专业、规范、简洁让人心领神会,拍案叫绝,满意度高。

二是要有历史纵深。从时间的角度:问题是如何提出,如何发展,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将来怎么样?要进行一定的梳理,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以免流于浮躁浅薄。

三是要有国际视野。从空间的角度:一个问题,看国内外、省内外是怎么解决的?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有什么值得汲取的教训,要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看法,以免陷入片面性的狭隘泥潭。

四是要有严密的逻辑。科学研究讲究定义清晰,思想一致,论证严谨,层次分明。既要开“中药铺”,又不唯“中药铺”。写出来的文章清楚明白,自然天成;科研文章不能随意浪漫,太过浪漫的文章是文学,是散文,而不是科学。这种文章看起来热闹,却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五是要有鲜活的文字。语言是一门艺术,我们写文章时要注重语言艺术,写出来的东西要有可读性,四言八句,工整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同时也要诚实、朴实,甚至要老实,不可故弄虚玄,装腔作势,华而不实。佛教圣地九华山一座庙宇门前有一副楹联,叫做“非名山不留僧住,是真佛只说家常”。是说天下名山多为僧占,得道高僧往往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解说佛理。

我觉得,这种佛理用在学术研究中再恰当不过,我们讲话或写文章,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用专业话讲专业事,这种情况以理论系统、功底深厚见长,普通听者虽高山仰止,却往往不明就里,难以消化;二是用家常话讲寻常事,这种情况以鲜活有趣、氛围热闹为高,但学术价值不高,值得品味的东西不多;最后一种是用家常话讲专业事,这就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化高深为通俗,化复杂为简约,让听众“初听呆脸、继而睁眼、最终微笑”,融入其中而又深受教益,这才是做学术的最高境界。

能否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术思考,是检验学者之真假的标准。曾几何时,学术话语的晦涩成为一种时尚,在一些人看来,晦涩的表达才叫有学问、有思想、有理论、有水平,才配称之为学术。在有些“专家教授”的论著中,充满晦涩生僻的术语,他们成心与人过不去,让人望而生畏;明明一个浅显的道理,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却偏要绕来绕去,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使人如坠云里雾中。这种人看似高深莫测,其实我看是故弄玄虚,不过是学术界的“假佛”。

作为一名教师,既然选择了传道授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就要读书、思考和写作,思想不能停下来,如果停止了进取,我们的生命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应该无怨无悔,活到老,学到老,坚持不懈,不断地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要有自己的独立看法,在与人交流时,既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也能容纳别人的观点,既要相信自己,也要尊重别人。要文人相亲,避免“文人相轻”,切记毛主席告诫我们的“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训条,这样才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特别是当自己的观点被证明不正确时,要有放弃自己观点的勇气。

总之,我们无论是读书、思考,还是写作,都要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园地”,养成读书、思考和写作的习惯,并把这种习惯作为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保持下去,不断凝聚自己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李文鹏.我的研究力标准观.决策与信息.2017.11.

.[英]瑞·蒙克著.王宇光译.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德]曼弗雷德·库恩著.黄添盛译.康德传.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白

本文来自《应用技术教育研究》2022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