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科研处 > 成果集粹 > 正文 >

浅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腾讯官方微博] 发布时间:2024-03-15 点击:

浅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李文鹏

高职院校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只有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作为一名学校教师,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形成机制,才能自觉地加以修炼,不断地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所谓欲度人者先度己,要指导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首先得把自己的枪磨光擦亮,增加自己的核心素养。

我认为,所谓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能够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主要表现为科学的知识、娴熟的技能、高超的能力和不竭的动力。

一、科学的知识

关于什么是科学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通常认为:科学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经过总结与提炼的系统认识。在我看来,衡量一个人的知识是不是科学知识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判断:即知识的真实性、深刻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一)知识的真实性

在我看来,教育工作的本质就是求真务实,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真实性,并把真知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追求知识的真实性是每个人都在做的事情。虽然公务人员、商人或其他行业人员也在探求知识的真实性,然而,他们的探讨多停留在经验层面,而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对知识真实性的把握却是我们教师的优势所在。教师和他们在一起要显示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如果没有这种比较优势我们将一无所长。

然而真知难寻,即使是教师,要达到对知识真实性的把握也很难。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客观条件的制约性,我们虽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仍然达不到知识的真实性。我们犹如居住在洞穴深处的“囚徒”,这个比喻出自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说我们人类是被关押在洞穴深处的囚徒,面壁而坐却转不过身,只能看到墙壁上微弱的影像;有人经过挣扎回过了身,扭过了头,看到了身后的烛光和木偶;还有人经过努力,走出了洞穴,看到了阳光和万物。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真知难寻,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获得;我们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是真的,但层次不一样;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对知识真实性的探索永远在路上。我们应以谦虚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思索,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二)知识的深刻性

知识的深刻性也是知识的一个重要属性,它反映一个人思想的深刻程度。我们说这个人的思想很有深度,是说他分析问题深刻到位,使用概念明晰明白,操作起来更加流畅。

1、分析问题深刻到位。主要回答有关价值论问题,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或者说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把道理说清说透,目的在于使相关人员信服,领导信服他就会支持你的工作,服务对象信服就会自觉地按你说的去做。这就是认识到位,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使用概念清晰明白。关于事物内涵和外延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剖析,精确划分类别,以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所触及的范围,做到使用概念清晰明白,连贯一致,不产生歧义;展开来条分缕析,天上一根线,地上万条丝,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达到探讨事物的边界。

3、操作起来更加流畅。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旨在探讨行动的方法和行动的程序,这种知识越细越好,好比一件器物的使用说明书,使人能够按照指定的方法重复操作,最好能分类说清,以典型案例作支撑,精确把握各个技术环节,确保操作起来不走样,不变形,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易导致的歧义。

由此可见,知识深刻性的表现形式多样,只有进行深入地思考,才能确保我们思想的深度。

(三)知识的系统性

就个人理解,知识的系统性是指以自我为中心,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系统性是知识的一个重要特性。

1、自我是系统知识的逻辑起点。科学知识要以自我为中心,个人独立的看法与判断是知识系统性的关键。即要有主见,自己有对问题的判断,不能动则就是某某人说的,把别人的话当圣旨。他人的知识只是我解决问题的参考,不能代替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知识要发挥作用必须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经过思维的加工,最后形成自己的看法。不结合自己的实际,照搬照抄别人的看法,就是毛主席批评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会对工作造成严重的损害。

2、逻辑是知识系统性的工具。个人零星的感悟,片断的认识,材料的堆积,不能称作科学的知识,唯有把片断的知识加以组织,才能使之系统化,这就必须借助逻辑这一工具,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把零散的知识组织起来,犹如一根红线把知识之珠串连起来。

3、证据是系统知识的条件。我们教师讲话得讲证据,不乱放空炮。既要有观点,也要有证据,判断要有坚实的基础,没有证据的判断是空洞的口号,空洞的口号于事无补。没有判断的证据,只会是材料的堆积,显得杂乱无章。只有判断与证据的结合才能显示出知识的力量,体现出知识的价值。

胡适先生提出,做学问要做好两件事,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二者相辅相成,缺少任何一个方面,不能构成科学知识。

(四)知识的全面性

1、知识的全面性首先表现在全面地看问题。具有全面的知识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它能增强知识的说服力。就像两人吵架各说各的理,我们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否则就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对待问题的知识点不能遗漏,如果出现遗漏,在学习中便会被扣分,在工作中也会造成严重损失,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2、知识的全面性还表现在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角度不同,所看到的问题也不同。苏轼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著名诗句。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精彩,看出不同的道理。我们还常说要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考虑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

3、知识的全面性并不排斥个人对知识的正当取舍。科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趋势,一个人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科学知识,其实也没有必要去穷尽,而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和兴趣爱好来收集资料,以问题为中心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抓住一点并加以无限放大就容易出现片面,片面看问题很容易出现以偏概全,解决了一个问题可能会引起更大的问题,走向极端便是偏执,叫板,较真!给工作带来严重危害。

认识了科学知识的四大特性后,我们才能清楚地把握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才是科学知识,什么样的知识只是常识,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从而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二、娴熟的技能

凡是职业人,都需要掌握职业技能。从事手工制作者需要职业技能;从事竞技运动者需要职业技能;从事服务业者需要职业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技能就是本领,就是吃饭的“家伙”。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同样需要职业技能。如果一个人一无所长,你能干什么?要么下苦力,要么去讨饭。

(一)什么是娴熟的技能

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技之长。技能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与完成任务相联系;二是与一定的职业相联系,称为职业技能;三是与岗位职责相联系;四是与活动相联系,强调说做一致,知行合一;五是一个动作系统,而不是单一的动作。

什么是娴熟的技能?娴熟技能的典型特征是动作的高速(效)、准确、规范、自动化。《庖丁解牛》中的游刃有余;卖油翁“倒油穿铜钱而不湿”;大国工匠中的各种精湛技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令人眼花缭乱的球技,打遍天下无敌手等等,都表现出了娴熟的技能。

技能具体到高职院校,教师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其中包括与学生沟通的技能,组织教学的技能,使用多媒体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一整套技能链条环环相扣,不可偏废。

(二)技能的形成

技能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必要条件,特别是掌握程序性知识,人们掌握的知识越巩固,越有助于技能的形成。

1、讲解。讲解内容包括:动作目标、动作程序、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具体讲解的人可以是老师、教练、师傅,也可以是单位的业务骨干。

2、示范。示范则是以动作表演的方式来进行。示范性动作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或师傅)作动作示范,一种是看教学电影(或视频)。无论采用哪种示范方式,其动作应做到明确、清晰,不能够含混不清。

3、练习。技能的形成在于学习程序性知识,知识正确,方法适当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还得花一番练习的功夫。没有艰苦的训练就没有娴熟技能的形成,武术中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之说。练习通常是艰难而孤独的,有时甚至是枯燥乏味的,我们得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习,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功夫到了自然成。因为通过练习,动作速度大大加快,多余动作消失,完成动作的时间大大缩短,活动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改善,从而达到自动化水平。

4、实践。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中学会实践。多次用心实践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三)应注意的问题

1、职业技能的单一性。技能对于工作十分重要,但一个人一生只能掌握一至两项职业技能。因为技能形成起来十分困难,需要付出极大的辛苦和劳动,需要进行不断地练习,由于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可能一种技能的熟练会造成另一种技能的荒疏。所以,在一个单位上,总是变换工作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形成,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2、职业技能的同质性。一个单位有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它们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贵与低贱之别。飞机大炮重要,螺丝钉同样必需。

三、高超的能力

(一)高超的能力本质

同样一件工作,一种活动,要完成任务,有的人拿起来很快进入状态,在很短的时间范围内得到完成,工作起来很轻松;而有的人拿起来,却迟迟摸不着门,走了很多弯路,工作起来很辛苦,这就是个能力问题。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会影响一个人掌握活动的快慢、质量的高低。当然,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因素很多,而能力是最基本的方面。

能力不同于知识,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体系,而能力则是调节认识活动的心理活动的概括化体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无知者无能,而高超的能力又有助于知识的获得;能力也不同于技能,二者皆与活动有关,技能是由于练习而巩固了的行为方式,限于某种具体的活动,而能力则是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不限于具体的活动。

(二)高超的教育能力表现形式

1、专业的组织引领能力。包括深厚的专业背景,了解专业知识的发展过去、现在和将来,了解专业的结构、范围和前沿;亲和的人格魅力,你说你有能力,还要别人乐意跟你玩。要想组织团队,相互尊重是前提,避免文人相轻的习惯。提倡与人相处,高看一眼,他人舒服,自己愉快;敏锐的识人眼光,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专业人办专业事,单位要为其提供适当的平台,没有合适的平台,能力再强也无用武之地。

2、敏锐的直觉洞察能力。有独到的见解,初步接触一项任务,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直透纸背,有拨云见日之功夫。不人云亦云,也不在现象外绕圈子,做重复性工作,整天感到很累,效率不高。

3、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严谨,熟练地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手段达到对问题的解决。

4、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师,说白了,就是靠脑瓜子、嘴皮子、笔杆子吃饭的人,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分子,能熟练地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思想,是一种必备基本功。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最深奥的道理,真佛说家常,说别人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风趣幽默,不啰嗦,富有感染力。不装腔作势,没话找话;不故弄虚弦,晦涩难懂。

(三)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1、先天的因素。教育教学是一种高度智力化的实践活动,你要有这个潜能,才能吃这碗饭,不具备这种能力,就不能滥竽充数,以免误人子弟。

2、后天的努力。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丰富的学识、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是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

3、单位的平台。能力总是和完成一定的任务相联系,离开了具体实践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适当的任务就是平台。单位要营造人才能力形成的平台,使每个人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不竭的动力

(一)什么是不竭的动力

动力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推动力量。有动力才有发展,才有进步。人要有点精神,一种向上发展的力量,特别是作为教师,应对教育事业不懈追求,对真理不懈追求。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发展愿景,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凝聚正能量,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最后成就一番事业。作为高职院校,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动力,“众人拾柴火焰高”,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二)动力来自何方

1、天性中有向善的一面。每个人都在追求生命的意义,都要成长,要发展,发展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需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发展,失去发展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源。

2、对探知问题的好奇心。对自己喜爱的专业有着深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有动力。就像谈恋爱一样,如果你不喜欢对方,就不可能去追求他(她)。同时还要心中有爱,只有爱岗才能敬业,如果不热爱这一事业就不可能产生动力。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只有热爱教育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并感受成功带来内在的奖励,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以致欣喜若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3、良好的个人素质。我们每个人在特定的领域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练就了高超的能力。有才不用,过期作废。只要努力上进,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培养了这么多年,我们应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作为一名教师,理应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努力工作,起码应该对得起单位所发的这份工资。

5、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当前职业教育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办公条件等等,为努力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按照力学原理(牛顿定律),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在现实工作中,确实也存在不少消磨动力、消磨意志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性中求安逸、求舒适的一面。甚至有贪图享乐,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这种力量也很大,不容小觑。

二是人生理上的低谷期。有生产时刻就有休息时刻。就像自然一样,春天里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冬天就是休息、自我修复的时刻。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就精神焕发,在阴霾晦暗的日子就显得无精打采。在情绪好的时候,工作起来就精力充沛,在情绪差的时候就找不到状态,找不到感觉,办事效率低下。

三是单位因素。受到低层次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困扰,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个人兴趣、特长没有得到发挥和尊重,有心灰意懒的感觉。还有人际关系问题。

(三)动力的激发

1、加强个人调适。积极主动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要有很强的自控力,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天气的变化在他身上不会发生太大的作用,自身的原则、价值观才是关键。在单位上,要将个人的兴趣、特长与单位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主动调适自我,提高个人的动力强度和水平。

2、加强自我修炼。作为个人,面对纷扰的社会,要有点定力,要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坚守底线,厚积薄发,咬定青山不放松,扎扎实实做学问。林语堂自己的座右铭是:“努力工作,尽情享受。”

3、创设良好环境。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般来说,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而最高层次的需要关注的是事业本身。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个人希望,单位要不断提升职工的需要层次,使每位教职工工作的动力从外在动力转化为内在动力,从低级需要转化为高级需要。

总之,在教师的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中,科学的知识是底色,娴熟的技能是核心,高超的能力是亮点,不竭的动力是保障,具备了这四种要素我们就能在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笛卡尔.谈谈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胡适.胡适论治学.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马必学

本文来自《应用技术教育研究》2021年第一期